热门资讯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

发布时间:2022-12-27 06:04:03

内容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汇: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

内容简介

为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2018年9月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指南推荐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


  为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2018年9月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指南推荐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建议原则上,接种服务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接种服务;对可接种不同类型、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正文


  一、病原学基础、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诊断


  (一)病原学基础


  (二)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诊断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潜伏期


  (二)流感在我国的流行特点和季节性


  (三)疾病负担


  1.健康负担


  2.经济负担和健康效用


  (四)流感的预防治疗措施


  三、流感疫苗


  (一)国内外供应的流感疫苗


  (二)IIV3 和 IIV4 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免疫持久性


  (三)IIV3 和 IIV4 的免疫原性、效力和效果


  1.全人群


  2.孕妇


  3.儿童


  4.学生


  5.老年人


  6.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


  7.医务人员


  (四)IIV3 和 IIV4 的安全性


  1.安全性


  2.罕见不良反应


  (五)疫苗成本效果、成本效益


  四、2018-2019 年度接种建议


  (一)抗原组份


  (二)疫苗种类及适用年龄组


  (三)建议优先接种人群


  1.6-23 月龄的婴幼儿


  2.2-5 岁儿童


  3.60 岁及以上老年人


  4.特定慢性病患者


  5.医务人员


  6.6 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7.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


  (四)接种剂次


  1.6 月龄-8 岁儿童


  2.9 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


  (五)接种时机


  (六)接种部位及方法


  (七)疫苗储存


  (八)禁忌证


  (九)药物相互作用


  (十)接种注意事项


  表 1. 国内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类型、规格(截至 2018 年 9 月)


  表 2. 我国华南地区 2010-2012 年度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


  表 3. 不同人群流感疫苗效力、效果研究比较


  参考文献


  附录


  【重点内容】


  (三)建议优先接种人群


  流感疫苗安全、有效。原则上,接种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免疫服务。国内外大量流感疾病负担的科学证据表明,不同人群患流感后的临床严重程度和结局不同,借鉴 WHO立场和其他国家多年的应用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推荐以下人群为优先接种对象:


  1、6-23月龄的婴幼儿:患流感后出现重症的风险高,流感住院负担重,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疫苗在该年龄组的效果高度依赖于疫苗株与循环毒株的匹配程度。


  2、2-5 岁儿童:流感疾病负担也较高,但低于 2 岁以下儿童。该年龄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后,其免疫应答反应通常优于 2 岁以下儿童。


  3、60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流感后死亡风险最高,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要目标人群。虽然较多证据表明,现有流感疫苗在老年人中的效果不如年轻成年人,但疫苗接种仍是目前保护老年人免于罹患流感的最有效手段。


  4、特定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单纯高血压除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患流感后出现重症的风险很高,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5、医务人员: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要优先人群,不仅可保护医务人员自身,维持流感流行季节医疗服务的正常运转,同时可有效减少医务人员将病毒传给流感高危人群的机会。


  6、6 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由于现有流感疫苗不可以直接给 6月龄以下婴儿接种,该人群可通过母亲孕期接种和对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接种流感疫苗,以预防流感。


  7、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孕妇罹患流感后发生重症、死亡和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更高,国外对孕妇在孕期任何阶段接种流感疫苗的安全性证据充分,同时接种疫苗对预防孕妇罹患流感及通过胎传抗体保护6 月龄以内婴儿的效果明确。另外,WHO 流感疫苗立场文件(2012年版)将孕妇列为第一优先接种人群。但由于国内缺乏孕妇接种流感疫苗的安全性评价数据,我国上市的部分流感疫苗产品说明书仍将孕妇列为禁忌证。为降低我国孕妇罹患流感及严重并发症风险,经审慎评估,本指南建议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接种流感疫苗,孕妇可在妊娠任何阶段接种。


  (四)接种剂次


  1、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应接种两剂次,间隔≥4周;2017-2018年度或以前接种过一剂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则建议接种一剂。


  2、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


  (五)接种剂次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 2-4 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建议各地在疫苗可及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10 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对 10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免疫服务。同一流感流行季节,已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重复接种。


  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建议只要本年度的流感疫苗开始供应,可尽早接种。


  接种疫苗相关问题解答:


  》》流感疫苗和其他疫苗可以一起打吗?


  》》接种疫苗时注意事项及接种疫苗之后还要做到什么?


  》》接种流感疫苗后什么时候产生抗体?


  》》哪些人什么情况下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前要注意哪些事情?


  》》为什么每年都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什么时候接种流感疫苗?最佳接种时间


  》》接种流感疫苗的重点对象包括哪些人?


  》》哪些人更需要接种流感疫苗?疾控专家为您解答


  》》流感疫苗有必要打吗?北京疾控中心为你解答